帖心话语 |《郑文公碑》的中原图景
答:《郑文公碑》又称《郑羲碑》,分上下两碑,内容差不多,上碑在天柱山(约1000字),下碑在云峰山(约1300字),下碑更清晰。学界一般认为是北魏书法家郑道昭(455-516年,郑羲的小儿子)于511年撰刻的摩崖,书体为魏碑——有别于唐楷的一种过渡型楷书。
答:《郑文公碑》又称《郑羲碑》,分上下两碑,内容差不多,上碑在天柱山(约1000字),下碑在云峰山(约1300字),下碑更清晰。学界一般认为是北魏书法家郑道昭(455-516年,郑羲的小儿子)于511年撰刻的摩崖,书体为魏碑——有别于唐楷的一种过渡型楷书。
2014年11月上旬,我应云南省文山州委、州政府和军分区之邀,与“战斗英雄”韦昌进、原明和一等功荣立者胡国桥、张元祥代表原67军参战部队,去文山参加“老山英雄老山行暨老山精神研讨活动”。期间,有几位同志问起当年带我们在前线作战时被战士们喊为“万岁”的一九九师师